海 寫:
MICHELLE,你的图上周末我在家终于看到了,很震撼,尤其是那张全景。因为忙, 所以没时间发言。
想请教一下如何拍全景。
两年前去Las Vegas,上了那个具体而微的铁塔,绕塔拍了一周。等回来拼接时才发现接不上,一是照片上的建筑都朝中心倾斜,越靠边斜得越厉害,于是同一建筑在两张照片中南辕北辙。二是照片亮度不一样。我琢磨着可能有以下问题:
1。我可能用了广角,图形发生了畸变。
2。我是绕塔一周拍的,拍全景可能应该相机轴心不动。
3。用的是自动测光。
不知道对不对, 请MICHELLE大师给上上课。
哈哈,千万不要叫我大师,我心虚。我的那点小伎俩都是在这里偷着学的。
我们共同探讨:
第一,我想可能就是你用了广角拍得。才造成变形问题。我一般都是用50mm以上拍,多拍几幅,重叠的多一些。
第二,你说的对,拍全景如果360°的应该轴心不动。
第三,不要用自动侧光,要手动侧光。光圈,焦距,ISO和白平衡等固定,每次移动要调节曝光速度来平衡曝光度。或者事先对准环绕一周的光线比较适中的地方测光,记下测光参数后调整到M档,使用刚才记录的参数拍摄。
这里转抄点:
全景接片拍摄技术上,又分成两类:
⑴ 旋转位置接片
适合于远景、超大场面拍摄,多用于山岳、江河风光拍摄。这种情况下,往往场景十分宽阔,但是高度却有限,采用大底片,会拍摄到过多的天空和地面,没有意义还造成浪费。这时可以使用中画幅6×6、6×4.5、135胶片、APS-C画幅数码单反、甚至优质家用数码机,拍摄2张以上的画面,后期接到一起,形成超宽幅高分辨率的图片。像700万像素的普通数码相机,用三张拼到一起,就很容易得到2000万像素的超宽图片。
这种拍摄技术是:相机原地不动,每次在保持同一高度水平的前提下,旋转一个预定角度拍摄,最终甚至可能把360度全景画面展开到一幅照片中。但是,要注意此种方式最适合拍摄相当远的或者是环状排列分布的景物,而不适合拍摄一片直线、延伸过长的景物。
⑵ 平行移位接片
适合于中近距离拍摄平面物体,例如壁画。一幅珍贵的大型壁画如何拍摄资料存档,而且要求各部分细节详尽,没有变形,颜色真实,这就不能采用旋转拍摄了,因为对于近距离的平面物体来说,旋转拍摄会使对焦距离越来越远,产生严重的透视变形,最终无法拼接到一起。
最科学准确的办法,是像拍电影一样,沿着壁画平面,铺设一条轨道,将相机架设在轨道车上,“逐格移动,逐格拍摄”,无论壁画多长都不会有变形。影友在业余条件下,可以在地面上划线,计划好拍摄张数,算出合理间距,用皮尺丈量出准确的横纵向距离,作出标记,再逐格拍摄。这样虽然麻烦,但是能保证效果。
关于后期制作,我就是用PS方法如下:
在PS中打开要拼的原图—调整大小、色调—打开“文件”菜单—鼠标停于“自动”—点击子菜单“photomerge”,程序就可以自动寻找各张画面的相同部分并拼接成一张大图。
记得我们这里的候英焕老师讲过这个课题.
这是候英焕先生讲全景摄影和后期制作联结
http://photosalonla.org/phpbb3/viewtopic.php?f=6&t=2128但是那次我正有事错过了机会听课。有机会再请教一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