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三 5月 14, 2025 4:11 p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67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上一頁  1, 2, 3, 4, 5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6月 04, 2009 12:16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3, 2009 11:36 pm
文章: 739
Michelle 寫:
海 寫:
MICHELLE,你的图上周末我在家终于看到了,很震撼,尤其是那张全景。因为忙, 所以没时间发言。

想请教一下如何拍全景。

两年前去Las Vegas,上了那个具体而微的铁塔,绕塔拍了一周。等回来拼接时才发现接不上,一是照片上的建筑都朝中心倾斜,越靠边斜得越厉害,于是同一建筑在两张照片中南辕北辙。二是照片亮度不一样。我琢磨着可能有以下问题:
1。我可能用了广角,图形发生了畸变。
2。我是绕塔一周拍的,拍全景可能应该相机轴心不动。
3。用的是自动测光。

不知道对不对, 请MICHELLE大师给上上课。


哈哈,千万不要叫我大师,我心虚。我的那点小伎俩都是在这里偷着学的。 :oops: :oops: :oops:

我们共同探讨:
第一,我想可能就是你用了广角拍得。才造成变形问题。我一般都是用50mm以上拍,多拍几幅,重叠的多一些。
第二,你说的对,拍全景如果360°的应该轴心不动。
第三,不要用自动侧光,要手动侧光。光圈,焦距,ISO和白平衡等固定,每次移动要调节曝光速度来平衡曝光度。或者事先对准环绕一周的光线比较适中的地方测光,记下测光参数后调整到M档,使用刚才记录的参数拍摄。

这里转抄点:
全景接片拍摄技术上,又分成两类:
⑴ 旋转位置接片
适合于远景、超大场面拍摄,多用于山岳、江河风光拍摄。这种情况下,往往场景十分宽阔,但是高度却有限,采用大底片,会拍摄到过多的天空和地面,没有意义还造成浪费。这时可以使用中画幅6×6、6×4.5、135胶片、APS-C画幅数码单反、甚至优质家用数码机,拍摄2张以上的画面,后期接到一起,形成超宽幅高分辨率的图片。像700万像素的普通数码相机,用三张拼到一起,就很容易得到2000万像素的超宽图片。
这种拍摄技术是:相机原地不动,每次在保持同一高度水平的前提下,旋转一个预定角度拍摄,最终甚至可能把360度全景画面展开到一幅照片中。但是,要注意此种方式最适合拍摄相当远的或者是环状排列分布的景物,而不适合拍摄一片直线、延伸过长的景物。
⑵ 平行移位接片
适合于中近距离拍摄平面物体,例如壁画。一幅珍贵的大型壁画如何拍摄资料存档,而且要求各部分细节详尽,没有变形,颜色真实,这就不能采用旋转拍摄了,因为对于近距离的平面物体来说,旋转拍摄会使对焦距离越来越远,产生严重的透视变形,最终无法拼接到一起。
最科学准确的办法,是像拍电影一样,沿着壁画平面,铺设一条轨道,将相机架设在轨道车上,“逐格移动,逐格拍摄”,无论壁画多长都不会有变形。影友在业余条件下,可以在地面上划线,计划好拍摄张数,算出合理间距,用皮尺丈量出准确的横纵向距离,作出标记,再逐格拍摄。这样虽然麻烦,但是能保证效果。

关于后期制作,我就是用PS方法如下:
在PS中打开要拼的原图—调整大小、色调—打开“文件”菜单—鼠标停于“自动”—点击子菜单“photomerge”,程序就可以自动寻找各张画面的相同部分并拼接成一张大图。

记得我们这里的候英焕老师讲过这个课题.
这是候英焕先生讲全景摄影和后期制作联结
http://photosalonla.org/phpbb3/viewtopic.php?f=6&t=2128
但是那次我正有事错过了机会听课。有机会再请教一下他。

:D :D :D


多谢Michelle。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大多语焉不详,几乎没人提到光圈,焦距,ISO和白平衡等设置,这对我来说恰恰是最想知道的。

你有没有候英焕先生讲全景摄影的资料?一月份的那个帖子后面我没找到附件。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6月 05, 2009 7:30 a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01, 2009 12:36 pm
文章: 2078
海 寫:
MICHELLE,你的图上周末我在家终于看到了,很震撼,尤其是那张全景。因为忙, 所以没时间发言。

想请教一下如何拍全景。

两年前去Las Vegas,上了那个具体而微的铁塔,绕塔拍了一周。等回来拼接时才发现接不上,一是照片上的建筑都朝中心倾斜,越靠边斜得越厉害,于是同一建筑在两张照片中南辕北辙。二是照片亮度不一样。我琢磨着可能有以下问题:
1。我可能用了广角,图形发生了畸变。
2。我是绕塔一周拍的,拍全景可能应该相机轴心不动。
3。用的是自动测光。

不知道对不对, 请MICHELLE大师给上上课。

想把广角拍的图片接在一起,用photoshop可以实现,绕塔一周和原地旋转没有什么关系的,就是绕塔一周的时候,重叠部分尽量有明显特征的物体,便于选择垂直和水平线,色差色温饱和度都可以后期调整,当然提前测好,用手动方式更好,如果只能原地旋转,会失掉很多拍摄的机会。我上一幅用傻瓜机06年手持拍摄的黄河吧,用了4张照片拼的,像素很低,黄昏了,照片质量很差,当时就是玩玩的。也没怎么用心调整色差,只是说明后期可以弥补一些拍摄时的不足。


附加檔案:
DSC06211 副本.jpg
DSC06211 副本.jpg [ 130.84 KIB | 被瀏覽 2351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6月 05, 2009 3:29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10, 2007 1:46 am
文章: 1897
海 寫:

多谢Michelle。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大多语焉不详,几乎没人提到光圈,焦距,ISO和白平衡等设置,这对我来说恰恰是最想知道的。

你有没有候英焕先生讲全景摄影的资料?一月份的那个帖子后面我没找到附件。


那次讲课我没有出席。没有拿到资料。哪天我们就这个课题大家练习拍拍。然后请大师们再讲讲这个话题。 :) :) :)

wwj9877 寫:
想把广角拍的图片接在一起,用photoshop可以实现,绕塔一周和原地旋转没有什么关系的,就是绕塔一周的时候,重叠部分尽量有明显特征的物体,便于选择垂直和水平线,色差色温饱和度都可以后期调整,当然提前测好,用手动方式更好,如果只能原地旋转,会失掉很多拍摄的机会。我上一幅用傻瓜机06年手持拍摄的黄河吧,用了4张照片拼的,像素很低,黄昏了,照片质量很差,当时就是玩玩的。也没怎么用心调整色差,只是说明后期可以弥补一些拍摄时的不足。

说得对,不一定原地也可以。但是要绕周时一定要找好重叠线和水平线。太大的广角可能边上有变形联结时有难度。这个我要再试验一下。 :) :)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6月 05, 2009 5:57 pm 
離線
中更
中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16, 2009 3:29 pm
文章: 1287
來自: Rancho Cucamonga, CA
Michelle 寫:
海 寫:

多谢Michelle。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大多语焉不详,几乎没人提到光圈,焦距,ISO和白平衡等设置,这对我来说恰恰是最想知道的。

你有没有候英焕先生讲全景摄影的资料?一月份的那个帖子后面我没找到附件。


那次讲课我没有出席。没有拿到资料。哪天我们就这个课题大家练习拍拍。然后请大师们再讲讲这个话题。 :) :) :)

wwj9877 寫:
想把广角拍的图片接在一起,用photoshop可以实现,绕塔一周和原地旋转没有什么关系的,就是绕塔一周的时候,重叠部分尽量有明显特征的物体,便于选择垂直和水平线,色差色温饱和度都可以后期调整,当然提前测好,用手动方式更好,如果只能原地旋转,会失掉很多拍摄的机会。我上一幅用傻瓜机06年手持拍摄的黄河吧,用了4张照片拼的,像素很低,黄昏了,照片质量很差,当时就是玩玩的。也没怎么用心调整色差,只是说明后期可以弥补一些拍摄时的不足。

说得对,不一定原地也可以。但是要绕周时一定要找好重叠线和水平线。太大的广角可能边上有变形联结时有难度。这个我要再试验一下。 :) :) :)


原则上就是在允许的情况下焦越长越好,用广角拍山水只要能接得上应该就可以,但是兴冲冲的拍回来,接不上很麻烦。 拍建筑和有平行直线的东西就更不宜用广角了。
如下是我用50毫米拍的,仔细看还是有些不平行的问题。

圖檔

圖檔

另外, 补充一点, 相机要竖起来用,已增长焦距和减少变形。

通常三五幅相接比较漂亮,太长了显示会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中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6月 05, 2009 11:08 p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3, 2009 11:36 pm
文章: 739
Greg Liang 寫:

原则上就是在允许的情况下焦越长越好,用广角拍山水只要能接得上应该就可以,但是兴冲冲的拍回来,接不上很麻烦。 拍建筑和有平行直线的东西就更不宜用广角了。
如下是我用50毫米拍的,仔细看还是有些不平行的问题。

另外, 补充一点, 相机要竖起来用,已增长焦距和减少变形。

通常三五幅相接比较漂亮,太长了显示会有问题。

这两张很好啊!我没看出来哪儿不对劲。

我周末把那几张片子找出来试试。
Greg Liang 寫:
相机要竖起来用,已增长焦距和减少变形。

我没弄明白,请仔细说说。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6月 08, 2009 6:17 pm 
離線
中更
中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16, 2009 3:29 pm
文章: 1287
來自: Rancho Cucamonga, CA
Greg Liang 寫:
相机要竖起来用,已增长焦距和减少变形。

我没弄明白,请仔细说说。[/quote]
举例来说,如果你用长方形的砖砌一个弧面的墙。你可以用五块砖立起来摆放, 或者用三块横着摆。前者效果更好, 因为:
1. 总体画幅大了,可以包括更大的纵向空间或者拉近。2. 拍风景常用原地转动相机的方法拍摄,每一幅图就相当于一个平面。每个平面之间有一个角度 (360度里面的一份)。 用横向方法,平面的水平长度大,这个角度就大。纵向,画幅增多了, 角度也就变小了 - 过度相对比较细腻。

下图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你拍90度的风景只用三幅,三幅之间便有一个约150度的角度(不是180度的关系)。如果用五幅,幅与幅之间的角度就变成162度了。
区别明显与否要看你拍什么,怎么拍。


附加檔案:
panaroma.jpg
panaroma.jpg [ 108.73 KIB | 被瀏覽 2213 次 ]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中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6月 09, 2009 8:44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3, 2009 11:36 pm
文章: 739
Greg Liang 寫:
海 寫:
Greg Liang 寫:

相机要竖起来用,已增长焦距和减少变形。

我没弄明白,请仔细说说。

举例来说,如果你用长方形的砖砌一个弧面的墙。你可以用五块砖立起来摆放, 或者用三块横着摆。前者效果更好, 因为:
1. 总体画幅大了,可以包括更大的纵向空间或者拉近。2. 拍风景常用原地转动相机的方法拍摄,每一幅图就相当于一个平面。每个平面之间有一个角度 (360度里面的一份)。 用横向方法,平面的水平长度大,这个角度就大。纵向,画幅增多了, 角度也就变小了 - 过度相对比较细腻。

下图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你拍90度的风景只用三幅,三幅之间便有一个约150度的角度(不是180度的关系)。如果用五幅,幅与幅之间的角度就变成162度了。
区别明显与否要看你拍什么,怎么拍。

图文并茂,这下我明白了。多谢Greg。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67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上一頁  1, 2, 3, 4, 5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Google [Bot] 和 34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