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Su Huang 寫:
關于杜普立有兩部,一部記彔片演奏艾爾加很棒!!另一部故事片說她亂倫偷情胡說八道,有看過VCD,記彔片是精典特說明.謝釆菊姐費心

昨天我看了这部电影,片名是:"她比烟花寂寞” ,另一片名是“狂恋大提琴”(我比较喜欢前者—— 扣题)。电影不是以介绍杰奎琳.杜普雷的艺术成就作为主线,而是描述天才艺术家人生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生活侧面。
杜普雷具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分,在母亲的发掘和培养之下,迅速名扬四海。但是在盛名之下,是居无定所的演艺生涯、天各一方的夫妻生活。频繁的奔波、职业的压力、感情和生理的压抑导致她身心疲惫以及性情与行为的异变,她长期依赖药物来缓解自己的症状和情绪。这样的生活,必然会导致健康的崩溃。更何况,“肌肉硬化症”是一种相对少见、原因不明、让群医束手无策的疾病。
杜普雷的生命不缺乏爱。但在这世界,即便是亲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距离毕竟是存在的。他人的爱的赋予是相对的。当一个人滥用了亲情之爱和异性之爱,或是说,对自己的任性(不管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毫无节制,“他人的爱”会出现“疲劳”。这也是她悲剧人生的其中一方面。
最后,这位天才而美丽的金发女子,是在孤独和疾病的痛苦中告别自己辉煌而不幸的四十二年人生。看后让人为之动情 ...... 。
电影的英文名字是“Hilary and Jackie" 。希拉里.杜普雷是杰奎琳.杜普雷的姐姐—— 一个善良、充满爱心、宽厚、仁慈、也有音乐才华、吹长笛的女子。电影采用对比的手法展现给观众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希拉里式的做贤妻良母、生活在与世少争的乡间的田园生活——像山涧的百合清淡而幽香;一种是像杰奎琳.杜普雷一样的人生——如烟花灿烂、似烟花短暂。很有寓意、值得人深思。
中国人的父母也是望子成龙的一族。一些有了家庭的人们、或是将面临婚姻和生儿育女的人们,也可以由此故事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当父母倾囊中之所有培养自己天才的、非天才的子女走向功成名就之道时,是否也要兼顾培养子女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观念?其中也包括为人的宽厚、克制、容忍、坚毅、考虑他人的感受、盛名之下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在无边的宇宙之下的卑微等等...... 。
这部电影的风格比较朴素、简洁,基本上是较冷静的叙述、插叙和倒叙。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结构严密。影片的色调和色彩很有烟花的味道。
如果杰奎琳.杜普雷的家人没有对这么一部公开指名道姓的电影(在包装说明中还说是“真实的故事”)提出异议,那么内容基本上应该是真实的(我们没有读过有关杜普雷的传记,只是很喜欢她的大提琴演奏。很想读到其他朋友提供的她的资料)。
不管杜普雷的性格是如何的喜怒无常、私生活是何种形态,作为一个天才的大提琴演奏家,她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
又: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称“兄”道“姐”都表示一种尊敬,谢谢你的心意!只是我有些领受不起。一是因为我很平凡,二是我是属于四十多岁年龄段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