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9, 2007 12:08 pm 文章: 346
|
錢易 寫: snowwhite 寫: 白雪妹妹, 我看妳的片子跟 "怪怪和低质量"攀不上邊麼, 什麼時候我給妳看看什麼叫 “怪怪的和低质量东西”.
羨慕妳童年居住的房子還在.
至於上海麼, 怎麼說呢. 在異鄉漂泊久了, 會越發懷念自己生命的起點. 可每次回去又總是失望.
盛載童年細枝末節的老房子沒了, 游走在陌生的街頭, 有種被連根拔起, 沒有著落的心慌. 在我的心目中, 故鄉應該和茅廬小河, 草樹莊家連在一起. 從這點上講, 上海從來也不是一個稱職的故鄉.
然而現在無法減速和煞車的經濟狂潮把過去的一切舊的東西都沖毀了, 舊的街景, 舊的房子, 舊的氣息, 舊的表情, 舊的心思 … 偶爾, 在散落於街角邊那熟悉的滋味和氣味裡, 還隱約透著一些支離破碎的記憶...
除親友外, 如果要講對上海還有什麼留戀的話, 就剩下味覺上的誘惑了. 記得魯迅在 “朝花夕拾” 寫道: “我有一時, 曾經多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 菱角, 羅漢果, 筊白, 香瓜. 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 都曾是我思鄉的蠱惑.……” 同魯迅一樣, 在異地它鄉, 我也時時垂涎於故鄉的滋味.當今的上海, 美食的花樣就像後浪推前浪, 滔滔不絕, 陳出不窮. 可是, 那些繁複精美的菜餚卻鮮少留到記憶中. 大概這就是老子所謂的 “五味令人口爽”. 這裡的 “爽” 是 “差錯”的意思. 山珍海味, 久了, 讓人食不知味.
我扯遠了. 怪妳呀. 上海好玩吗? 這問題太沉重了.
回程時, 我從飛機上俯瞰生養我童年, 滋潤我昭華的城市. 不由想起秋雨先生說過的一段話: 從一個沒有自己家的家鄉, 到一個有自己家的異鄉, 離別家鄉恰恰是為了回家, 我的人生旅途, 怎麼會變得如此怪誕?
白雪妹妹, 妳不久前去的上海, 覺得好玩嗎?
see you in two weeks.
易姐姐,
哇,你的文笔真让我倾倒.到底是文学科班出身的才女.我听黄老师介绍过你,这次回去还去你母校买了两本心理学书,呵呵.
关于童年的回忆,和现在回上海的感触,我和你稍微有点不一样.我家家教也比较严,我基本上属于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直线地过活着.小的时候父母在社会上不得志,多半把我禁锢在家里,吃点老大昌的蛋糕,用侨汇券到南京路买点"洋货",我脑子笨得无法在钢琴上演示肖邦的双重旋律,半路放弃后,就把家里的小提琴当"鸡"来杀,大部分的时间在看小说,.....well,很遗憾,上海小食摊上所有的烘山芋,油墩子等东西,我父母都不让我品尝,嫌不卫生.我母亲就象王安億"长恨歌"里所描写的,是与社会脱节的"小资"女人,她养大的孩子,自然中国根基浅得很....但反过来,改革开放后,当我父母匆匆把我"放洋",我对外国的东西倒不觉新鲜,适应得巨快.
我现在回去最大的快乐就是袋里有自己的钱,可以逃避父母的眼光为所欲为,把我童年没吃过的东西"扫"一遍.很多上海朋友都和你一样,说东西没有小时候好吃了,可我没比较,蛮以为它们本该就是这滋味......哈哈.
好吧,我要加班去,留点"姐妹情"两星期后面叙.啊,对了,我们见面的那天,我是从山里出来的"黑衣",邋里邋蹋的,你要有思想准备哈.....
你刚回来,倒倒时差,也好好养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