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六 5月 17, 2025 9:49 a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4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28, 2009 4:54 pm 
離線
大夫
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11, 2007 1:24 am
文章: 249
认识包金良医师大概是2000年的一天,
我妈在厨房从高凳上掉下来,背向地头朝天摔了个结实。
背痛的不能站起来,躺在床上也无济于事,
我们刚到美国,生活很贫困,什么保险都没有
于是我就根据当时免费的中医报上的一个很小的广告上找到了她的诊所。
门诊不大,病人还不少,七八个吧。
她把了脉后,表示一个疗程七天能够治好,
但我妈背后有旧伤,要想彻底根治的话,要花一个月。
七天还可以试一试,但一个月是很大一笔钱,于是我们只答应治七天。

她的治法很奇特,不打针不吃药,
她让我妈躺在床上,用手在骨头上摸几下,重重一拍,热毛巾敷半小时后
便赶我妈下床走路了,还叮咛我妈多运动。
七天后,背不痛了,按我妈的说法:它就自己好了,
也不知道是她治好的,还是自己恢复的快(我妈当时已经62岁了)
我爸始终不相信, 认为她摸一摸是骗人的,主要是靠热毛巾和运动

几年后,我觉得有点奇怪,以前我妈老叫腰痛背痛什么的,
这几年安静了,每天晚睡早起,忙的不亦乐乎。
仔细想想,除了看过包医师,没有看过别的医生啊,
看来这包医师真有两下子。
想推荐给朋友,可总也想不起她的名字来,
后来,我就天天想啊,有一天睡在床上,灵光一闪:包金良
呵呵。

最近我朋友的尾骨摔伤了,
几经波泽,谢天谢地,终于又找到了她。
(她已经于07年把门诊关了,现在只接待少量的客人)
同时,我找她买了本她的传记书,对她进行了一番研究。

包金良,生于1941年于内蒙古,祖先代代行医,是草原上的正宗骨科大夫。
是包家单传第七代接骨传人。年轻时便在工作之余行医。1984年到北京正式行医
1997年搬到洛杉矶至今。而她女儿,第八代传人包鑫,则继续在国内行医。

她的特点非常奇特:不打针,不吃药,不疼痛。
一般医生接骨,是“硬碰硬”医生大力推,拉,病人也很痛苦,
但对包医师来很轻松。不管多重的病人。到她那里,一定要拿掉绷带,石膏。经她摸几下,
马上可自由活动,所以有”抬着进去,走着出来“的说法
一般医生接骨,成 “〈”状,叫对位不对线,而包医师接骨,成“=”状,叫对线不
对位,两根骨头紧挨平行,经她点穴,便缠绕固定在一起,这种固定用周围的肌肉,比
石膏,绷带还牢固,过一段时间,错位多余的骨头慢慢自我吸收了,再拍片子,只有一
点骨疤,丝毫不影响活动。另外她把脉也很奇特,别人是按着脉,她则象弹钢琴一样在
胳膊上弹几下就知道病况了。

她的范围也很广泛,可以这么说,只要是与骨头有关的,她都可以治:
新鲜骨折(一周内外伤)无论是骨错位,粉碎行骨折,韧带拉伤,无论多严重,7-21
天内均可康复。甚至外伤引起的截瘫,高位截瘫,脑震荡后遗症。陈旧骨折(超过一周
的骨折,未做过手术,均可,但比较慢。另外一些骨病:腰痛及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
,肩周炎,关节炎,坐骨神经,骨质增生也都可以治。

经她治好的人数以几十万计,病人送的锦旗也有好几百个(现存于通县的一仓库)名人
有著名歌星魏唯的老爸。杨尚昆的妹妹,篮球运动员郑海霞,跳水皇后高敏等等。

非常荣幸包医师在美国继续行医,虽然她现在很低调,还是希望bbs上的朋友能好好利
用这一资源。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pbase.com/cynthiaphoto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28, 2009 4:56 pm 
離線
大夫
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11, 2007 1:24 am
文章: 249
我在mitbbs上发表这篇文章,被不信中医的人骂死了。
:lol: :lol: :roll: :roll: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pbase.com/cynthiaphoto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月 28, 2009 5:17 p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23, 2007 1:00 pm
文章: 2632
厉害! 有机会一定广为宣传。。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1月 30, 2009 1:18 a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很神奇。百度上找的:

人们习惯称那种“恶治”的医生为蒙古大夫,这蒙古大夫,就是对传统蒙医的戏称。

之所以对蒙医有这种瘆人的看法,是和蒙医的治疗方法有一定关系的。蒙医是蒙古族的一种独特医疗系统,古代主要集中于喇嘛庙。传统的蒙医多用物理疗法,很少用药且擅长接骨正骨,(清代蒙医受到藏医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藏医《四部医典》的传入,使蒙药得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正骨那还能舒服了?这个专科特点不免让病家畏惧三分。对于普通头疼脑热,蒙古族人很少求医,多依靠自身抵抗力,因此蒙医在这方面不接诊则已,接诊就是重病危急,养成了蒙医为了立竿见影敢于用猛药的习惯,清代太医院也用一些蒙医,但可想而知让他们按照草原下药的水准给虚弱的皇亲国戚看病会有怎样的效果。“蒙古大夫”因此成名。

因为蒙医用药较少,故此六十年代有一无经验女医生下乡,曾有记载。讲到在某地被携去给一重病老妇诊断,手头无有效药,无法治疗,而周围人苦苦哀求,无奈下作精神治疗法安慰大家,给一瓶葡萄糖加少量抗生素及安神药物,同时让众人准备后事。

不料三日后此老妇即登门拜谢而来,盖一生少用药,药物作用特别有效,竟然被治好,令大夫不解之极。由此可见,整天抱着药罐子,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说法大有问题,只怕真需要用药的时候效果就不那样有效了。

但是蒙医治疗跌打损伤有奇效,这个则有传奇的记载。

乾隆年间有一位翰林学士不幸坠马,休息了一天以后看来似乎无事,但是坐下手足老想往一块儿佝偻,站起来一只右眼老想往上翻。

这样的怪病令群医束手,只好上太医院请蒙医来看。

蒙医看后,说不要紧,吩咐两条大汉挟住学士,在院内转圈疾走。学士走不上两圈就哀告受不了,而蒙医不为所动,令人不得放松,照旧疾奔而行。如是一个时辰,学士几乎瘫痪,而病即痊愈。

事后问之,蒙医说这个病蒙古常见,是因为坠马的时候一页肝翻转过来了,不加治疗形成淤血是要死人的。让人挟持学士疾走,经过大运动量的折腾,把他那一页肝翻转回来,病自然就好了。

果然神技,方知蒙古大夫就是这样治病的。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4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21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